珊瑚礁是海底世界的一大奇观,以其美丽和多样性闻名于世。与陆地上热带雨林聚集着许多生物一样,它也会吸引大量海洋生物。据统计,虽然珊瑚礁仅占海洋面积的0.25%,却有四分之一的海洋生物依赖其生存。近年来,中国加大了对海洋珊瑚礁的保护力度,一批批科学家潜入海底“植树造林”,在我国南海开展了大规模的珊瑚礁人工修复工作,截至目前已成功种植和修复珊瑚礁约30万平方米。
前不久印发的《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加强珊瑚礁保护修复的通知》,在建立健全调查评估和预警监测体系,加强珊瑚礁ECO保护和管理,科学实施珊瑚礁ECO保护修复,提升科技支撑能力等5方面提出了10条要求,加强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推动提升珊瑚礁ECO质量和稳定性。
那么,珊瑚礁对海洋ECO有何重要意义?海底“植树造林”是怎么进行的?未来我国将如何保护珊瑚礁生态系统?
东汉文学家班固在《西都赋》中写道:“珊瑚碧树,周阿而生”,“珊瑚”一词便出自此。能想象那样的场景:在神秘的海洋深处,小小的珊瑚虫成群聚集,经过一代代的繁衍,它们分泌出的石灰质成为保护自身的外壳,再历经千万年海水的洗礼,最终形成了五彩斑斓的岛礁。
珊瑚礁是由珊瑚虫、珊瑚藻、软体动物外壳及有孔虫等钙质生物的石灰质骨骼残体,经世代不断堆积形成的一种岩石体,以造礁珊瑚的碳酸钙骨骼为主体。其中,最主要的造礁珊瑚是造礁石珊瑚,它与虫黄藻共生,能分泌碳酸钙,具有强大的造礁功能。
科学家把以珊瑚礁岩体为依托发育而成的生物群落及其所处生态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称为珊瑚礁ECO。它作为热带亚热带最突出的代表性海洋ECO,素有“海洋热带雨林”的美誉,且对维持海洋生态平衡、渔业资源再生、生态旅游观光、海洋药物开发及保护海岸线等至关重要,具有突出的生态学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
虽然珊瑚礁ECO占据的海洋面积很小,却孕育着四分之一的海洋生物,唯一的“缺点”就是对生长环境很“挑剔”。造礁石珊瑚的生长发育对环境要求极为严格,适合其生长的温度范围为20℃~28℃,超过这个范围,与珊瑚共生的虫黄藻便可能因受一定的影响而逸出,从而表现为珊瑚白化。一般认为,年最低月平均水温18℃为珊瑚礁分布的界限,低于此温度就没办法形成。此外,造礁石珊瑚生长所需的盐度范围为27‰~40‰,对光照强度的要求使其通常生长于水深小于30米,且底质稳固、具有清澈和低营养水体的海区。
全球珊瑚礁总面积现有28万~60万平方千米,集中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系和大西洋—加勒比海区系两个海区。其中,前者是造礁石珊瑚种类多样性最高的区域,大约有1200种。
我国南海珊瑚礁正是印度—太平洋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总面积约38461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华南大陆沿岸、台湾岛和海南岛沿岸,以及南海的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目前,中国共记录造礁石珊瑚445种,其中西沙群岛分布的造礁石珊瑚种类占到总数的50%以上,共有251种;而南沙群岛分布的造礁石珊瑚种类占到总数的85%以上,共有386种。
作为有着非常丰富生物多样性与高生产力的生态系统,珊瑚礁不仅能为人类提供大量的食物、原材料,还能通过削弱海浪能量的方式防止海岸受到侵蚀,同时也为人类提供了宝贵的旅游资源。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珊瑚礁的重要性及其面临的危机逐步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1997年至1998年海水温度异常升高引起的珊瑚礁大面积白化事件更是给全世界敲响了警钟。此后,许多国家加强了对珊瑚礁的保护,并在珊瑚礁保护修复方面做了探索尝试,如立法保护、划建保护区、人工修复等。
随着全球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影响,我国大陆海域造礁石珊瑚在过去的30年里经历了快速退化过程,将近80%的活珊瑚被破坏。据资料统计,海南岛近些年有80%~95%的珊瑚礁退化,其中,三亚鹿回头珊瑚资源覆盖率从1990年的30%~40%下降到2002年的23%左右,2002年~2003年该海域长棘海星的爆发又使珊瑚覆盖率急剧下降到15%,因为长棘海星可以直接摄食造礁石珊瑚导致其退化。
虽然中国南海海域的珊瑚礁不在近岸,但受近些年破坏性渔业捕捞、海岸建设、珊瑚疾病暴发、长棘海星爆发等因素影响,该区域珊瑚礁也出现了严重退化现象。在过去10年~15年,南海各岛礁的珊瑚平均覆盖率从超过60%下滑到20%左右,下滑速度甚至远大于近岸珊瑚礁的退化速度。其中,东沙群岛在1994年时北部造礁石珊瑚覆盖率为80%~95%、南部覆盖率为15%~20%,后因破坏性捕鱼行为导致造礁石珊瑚覆盖率在1998年时下降了60%~99%,2008年该区域潟湖内的造礁石珊瑚因白化事件大面积衰退,珊瑚覆盖率降至不足10%。西沙群岛海域的珊瑚礁也因军事活动、珊瑚开采、破坏性捕鱼作业等的干扰而出现退化。
经过20多年的野外实践和室内研究,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珊瑚生物学与珊瑚礁生态学学科团队在珊瑚礁生态修复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团队通过人工育苗、珊瑚底播移植、珊瑚礁重建和生境恢复等方法,在广东和海南开展了系列受损珊瑚礁修复项目。其中,在海南修复海域包括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以及三亚的亚龙湾、西岛、东锣岛、凤凰岛、小洲岛、鹿回头、蜈支洲岛,万宁的日月湾和大洲岛等,修复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修复退化珊瑚礁面积超30万平方米。
基于我国目前取得的珊瑚礁修复研究结果,主流的有效修复技术包括3种:造礁石珊瑚的有性繁殖、断枝培育和底播移植。与陆地上的植树造林类似的是,都需要先培育“幼苗”,再移植到种植区,但海洋“造林”难度更大。一方面,海洋环境复杂,比如海南常常是台风正面登陆的“前哨站”,每年7到10月海水活动剧烈,为实际作业带来不小困难;另一方面,不同海区受环境影响的因素、人为干扰程度以及现有生态系统健康程度不完全一样,这就需要科研团队在种珊瑚的时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设计方案。
例如,海南南海热带海洋研究所团队通过船舶“边走边种”的珊瑚苗种“飞播法”、将不锈钢珊瑚苗床运用在珊瑚苗的种植上等方式,提高了种植效率。海南大学团队将“海洋牧场”中的人工鱼礁设计与珊瑚礁修复结合起来,研发出珊瑚种植人工礁和黎族船型屋形珊瑚种植礁,开辟了国内在破碎化珊瑚礁修复技术上的新思路。一系列新方法、新技术,推动我们国家海底“植树造林”不断取得新进展,也为世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贡献了智慧和方案。
今年6月8日,自然资源部发布《2023年中国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公报》。公报显示,我国珊瑚礁ECO状况以优良为主。珊瑚礁广泛分布于福建东山以南海域,近岸海域以海南岛周边分布最广。造礁石珊瑚种类占世界已发现总数的40%,珊瑚礁鱼类近600种。2023年,各监测区域活珊瑚覆盖率较2020年有所增加,生物群落结构总体保持稳定。部分区域受海水升温影响,发生珊瑚白化现象。
人工修复归根结底只是辅助手段,减少人类活动干扰,才是“养”好海洋生态的关键。近年来,我国促进珊瑚礁自然恢复的力度不断加大。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和法规都对珊瑚礁保护做出了规定。此外,我国还加入了《生物多样性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等国际公约,建划了涉及珊瑚礁保护的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5个,国家级特别保护区(海洋公园)1个。如今,我国近30%的近岸海域和37%的大陆岸线纳入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范围,美丽海洋正慢慢的变成为现实。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相关负责表示,保护修复珊瑚礁仅靠政府部门、海洋科学家团队的力量还不够,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鼓励社会资本和公益组织以多种模式投入珊瑚礁保护修复和管护。受访专家呼吁大家采取低碳绿色的生活工作方式,力所能及支持落实“双碳”行动。当到海边旅游或潜水时,不要破坏、采集珊瑚,更不要向海中倾倒垃圾等。
今天夜间,杭州湾有1.2到1.8米的轻到中浪,浙北、浙中和浙南三个海域有2.5到3.5米的中到大浪,到了明天傍晚,大面海域将会减小到1.4到2.5米的中到大浪。
明天,五个滨海旅游区中,洞头和南麂旅游区不太适宜大家海上垂钓和游览,其它3个旅游区不适宜出游观光。